今天,推出中国认可的专栏文章《CNAS认证机构专项监督及确认审核典型案例及解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案例1
1.1案例基本情况
在CNAS专项监督和确认审核中发现,部分获证组织建立的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与组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不符的现象。认证机构在认证审核中也存在对这种现象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的问题。这类现象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1.1.1 企业体系文件中的组织结构与实际不符。
1)A 电气有限公司体系文件中组织机构为生产部、技术部、行政部、财务部,CNAS确认审核组与企业管理者代表核实确认,企业实际的部门为行政部、销售部、采购技术部、质检部,体系文件表述的与实际组织结构不一致。
2)审核员在B企业工程部(项目部)的审核记录中描述:“已编制《质量监控细则》,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要求作了规定。质安部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全程控制,不定期由工程部和质安部联合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但是企业质量手册的组织构架图中未见有“质安部”这个部门;一阶段审核报告未见到有关“质安部”的描述,二阶段审核计划也未见对“质安部”审核的安排,审核记录也未见到对该部门进行了审核。
1.1.2:体系文件中描述所执行的标准与企业实际采用的标准不一致。
1) CNAS确认审核组在企业现场发现,C棉纺企业实际执行的污水排放行业标准为GB 4287《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企业体系文件中描述执行的标准为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 CNAS确认审核组在企业现场发现,D企业体系文件描述的产品标准、组织结构等内容与实际均不一致,且文件无编制、审核、批准及发放记录。
1.1.3:管理体系条款删减与实际情况不符。
1) E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生产技术部负责设计开发,审核组现场也审核了企业的设计开发过程,但企业的管理体系删减了设计开发过程。
2) F饲料机械有限公司:企业近期获得多项专利,存在设计开发活动,审核组现场审核了企业的设计开发过程,但企业管理体系删减了设计开发过程,删除理由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删减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