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规划
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
对于从事品质管理工作不久的朋友来说,刚开始可能很难确定适合自己的路线,但在工作三五年之后,有必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品质管理的工作包括很多,供应商品质管理、客户品质管理、过程品质管理、信赖度、体系方面,等等。如果你熟悉制造业工厂,或是进入到一家比较正规的企业,对品质管理相关的职位以及工作内容会有基本的了解认识。
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对于自己将来从事工作的侧重点要提前做到心理有数。
定位在供应商品质管理,还是过程品质管理?或是其它?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来进行规划。
随之可以确认相应的资格认证。如ASQ(美国质量协会)有各种质量人员认证,可以先作了解,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认证的项目。
拿到证书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考试和学习,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
对于初入品质管理这行的朋友来说,通过三五年深入到一线和现场的积累,才能对这份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随后进行定位和规划才有可行性。
如果你是负责物料品质管理的工作,除在要对IQC检查的流程,标准,生产时的标准等细节信息要掌握外,还要深入到供应商段,去了解供应商的生产流程,运作流程,检查标准等。
我们要尽可能掌握多的信息,了解尽可能多的实际情况,才能有自己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工作和自己的职业规划才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规划另一个重点是,针对品质名著,专家的理论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妨多花些时间去学习。越早越好,至少先过一遍。
如果自己是学理工科,在技术方面有兴趣或是有自己的优势,也可考虑走技术路线。聚焦在工程师所负责的领域,可以在产品开发,试生严,量产阶段贡献自己的技术力量。
我从一线和基层的工作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转为管理职。初期主要从事一线的管理工作,后来慢慢转为部门管理职,公司管理职工作。当然,在从事管理职的工作的同时,我也兼做一些具体的项目和工作。
当然,品质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太可能有纯粹的管理职工作,至少在制造行业是这样,从事管理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兼带处理很多工作中的琐事。如果是在大公司,分工明确,有相应的资源可能会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