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王面包外包装标签显示了到期日期,当班经理让员工更换标签,把已经过期的面包当做新面包,做成汉堡卖给顾客。员工称,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同时,这种现象在多家店都存在。
汉堡王中国回应被315点名:对这些餐厅停业整顿调查
汉堡王中国官方微博针对上述被曝光的问题回应称,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成立工作组并对这些餐厅进行停业整顿调查。报道中提及的江西南昌餐厅隶属于同一家加盟商,汉堡王称“是我们管理的失误”,会全力配合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严肃处理并引以为戒。
▲微博截图
━━━━━
旧袜子旧内衣竟是毛巾生产原料
央视“3·15”晚会曝光毛巾生产线的暗黑面:旧袜子、旧内衣等加工的下角料,竟然变成了纺织毛巾的纱线。加工企业负责人坦言:这些毛巾无法保证检测合格。
河北省高阳县是中国最大的毛巾生产基地,年产毛巾50亿条,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央视记者走访高阳却了解到,虽然标注着执行国家标准,但有的毛巾实际上无法保证检测合格。
当地企业的生产线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毛巾可以保证检查合格,而另一种毛巾则会用便宜的纱线加工,达不到国家标准。从业者曝出了其中的隐秘:“正规的棉花一吨16000多元,14支纱线的下脚料多便宜,但脱毛率没一个达标的。”
这种纱线用的是什么原料、如何生产出来的呢?在高阳县辛留佐村,央视记者找到了一家专门生产毛巾纱的企业,工厂生产车间的配料池里,是用来纺毛巾纱的原料,有的上面还沾染着绿色的污渍,有刺鼻的味道,里面的杂质清晰可见。
负责人冯经理告诉央视记者,这些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业内所说的再生棉,指的是一些纺织厂的各种下脚料、碎布片、线头等经过再梳理、再开花,就成了再生棉或者叫回收棉,这种棉花比新的棉花便宜近一倍。高阳及周边多家为毛巾厂生产纱线的企业,每家产量少则一百吨,多则数百吨。
在河北邯郸南井寨村,这里生产再生棉的原料让人震惊。厂子里的旧衣服堆积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裤,甚至穿过的内衣、袜子等。在没有经过任何消毒程序后,经过机器绞碎、开花等程序,旧衣服重新变成了带着灰尘、杂质的棉花。这些下脚料、甚至旧衣服加工的再生棉,没有标注任何产品信息及警示语,就卖到纱线厂做成了纱线,纱线上同样也不标注产品信息及警示语,卖给毛巾厂,最终做成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