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即墨加工海参,敌敌畏成了“添加剂”
“3·15”晚会发出的第一弹,就是“山东即墨海参养殖添加敌敌畏”。央视记者在现场调查发现,由于敌敌畏毒性很大,养殖池塘里的生物几乎灭绝。
山东即墨是主要海参养殖区域之一,央视记者来到养殖基地,这里有大大小小一百余家养殖户,养殖基地旁扔了很多用过的敌敌畏空瓶子。养殖户坦言,为了清除不利海参其他的生长植物,往池塘里加了不少敌敌畏。央视记者注意到,每箱敌敌畏重6公斤,养殖户坦言,使用敌敌畏的多少完全凭经验,一个养殖基地50亩,使用了20箱敌敌畏。由于敌敌畏毒性很大,池塘里的生物几乎灭绝。
按照我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使用者不得扩大农药的使用范围,而敌敌畏的使用范围显然不包括海参养殖。然而央视记者在山东即墨地区调查发现,在海参养殖中使用敌敌畏的现象非常普遍。养殖户表示,海参不怕敌敌畏。而使用过农药的海水,还会被重新排回大海,对于使用农药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从业者心知肚明。
除了露天水池养殖,在即墨还有一种大棚养殖海参苗的方式。由于大棚养殖海参在换水的时候容易诱发疾病,这时候养殖户会使用一些抗生素来预防。老板打开库房门从角落的一个大桶里盛出黄色粉末,大桶外包装上写着土霉素,老板告诉央视记者,这是土霉素原粉。由于售药原粉浓度高,使用时容易引毒副作用,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兽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将兽用原料药拆零销售,或者销售给兽药生产且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然后央视记者在当地多家水产药店都买到了兽药原粉。一些大棚海参养殖户也偷偷告诉央视记者,他们在养殖过程当中也经常用到抗生素兽药原粉。
━━━━━
汉堡王遭曝光:偷工减料、使用过期食材
▲汉堡王员工更换食品保质期。视频截图
央视记者探访发现,南昌部分汉堡王餐厅存在少放西红柿和芝士、过期面包被修改标签再销售等问题。
在汉堡王天虹店,记者发现,汉堡存在少放西红柿和芝士的情况,应该放两片西红柿的汉堡,员工未按照标准,只放一片。应该放三片芝士的汉堡,员工也存在少放一片芝士的情况。
不仅偷工减料,汉堡王食物保存方面也存在问题。待用熟食被放在产品存放柜子里,绿灯表示食物可出售,红灯表示食物已经过期。按照汉堡王标准,红灯食物应该被丢弃。可是工人直接将红灯按成绿灯,早应该丢弃的鸡块被当作新鲜食物售卖给顾客。记者多次调查发现,红绿灯切换的把戏每天都在这家店上演。
汉堡王面包外包装标签显示了到期日期,当班经理让员工更换标签,把已经过期的面包当做新面包,做成汉堡卖给顾客。员工称,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同时,这种现象在多家店都存在。
汉堡王中国回应被315点名:对这些餐厅停业整顿调查
汉堡王中国官方微博针对上述被曝光的问题回应称,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成立工作组并对这些餐厅进行停业整顿调查。报道中提及的江西南昌餐厅隶属于同一家加盟商,汉堡王称“是我们管理的失误”,会全力配合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严肃处理并引以为戒。
▲微博截图
━━━━━
旧袜子旧内衣竟是毛巾生产原料
央视“3·15”晚会曝光毛巾生产线的暗黑面:旧袜子、旧内衣等加工的下角料,竟然变成了纺织毛巾的纱线。加工企业负责人坦言:这些毛巾无法保证检测合格。
河北省高阳县是中国最大的毛巾生产基地,年产毛巾50亿条,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央视记者走访高阳却了解到,虽然标注着执行国家标准,但有的毛巾实际上无法保证检测合格。
当地企业的生产线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毛巾可以保证检查合格,而另一种毛巾则会用便宜的纱线加工,达不到国家标准。从业者曝出了其中的隐秘:“正规的棉花一吨16000多元,14支纱线的下脚料多便宜,但脱毛率没一个达标的。”
这种纱线用的是什么原料、如何生产出来的呢?在高阳县辛留佐村,央视记者找到了一家专门生产毛巾纱的企业,工厂生产车间的配料池里,是用来纺毛巾纱的原料,有的上面还沾染着绿色的污渍,有刺鼻的味道,里面的杂质清晰可见。
负责人冯经理告诉央视记者,这些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业内所说的再生棉,指的是一些纺织厂的各种下脚料、碎布片、线头等经过再梳理、再开花,就成了再生棉或者叫回收棉,这种棉花比新的棉花便宜近一倍。高阳及周边多家为毛巾厂生产纱线的企业,每家产量少则一百吨,多则数百吨。
在河北邯郸南井寨村,这里生产再生棉的原料让人震惊。厂子里的旧衣服堆积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裤,甚至穿过的内衣、袜子等。在没有经过任何消毒程序后,经过机器绞碎、开花等程序,旧衣服重新变成了带着灰尘、杂质的棉花。这些下脚料、甚至旧衣服加工的再生棉,没有标注任何产品信息及警示语,就卖到纱线厂做成了纱线,纱线上同样也不标注产品信息及警示语,卖给毛巾厂,最终做成毛巾。
而对于原料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各环节的从业者都心知肚明。“这种不合格的毛巾,贴着符合国标的标签,通过中小超市、批发市场、电商等销往全国各地。”一位纺织品公司总经理告诉央视记者,这种达不到检测标准的毛巾,他们一年的销售额大概能卖到五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