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D6 实施和确认纠正措施
确定并实施最佳的纠正措施,选择现行控制方法并进行监控,在必要时,实施应急措施。
8
D7防止在类似情况下发生或今后的再次发生 提出预防建议,并开展水平展开,更新CP、PFMEA、SOP等标注文件,实施预防措施。接到客户投诉后5个工作日内需要提交完整8D。
9
D8关闭,签名和小组确认
发出8D要求后,发出人负责以及8D小组成员对后续的8D的有效性和执行效果进行验证,直到实施后问题的缺陷PPM有较大改善并呈稳定下降趋势。由QM或PM对效果进行验证确认后才获得关闭。否则需要重新进行根源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8D推行三大基本阶段
一.初推8D
1.修订问题管理流程,针对重大问题必须以8D报告关闭。
使用8D的标准就是该符合启动8D的六方面要求,问题涉及到功能安全的、失效模式影响巨大的或领导关注的。按这样的标准,100个问题就筛选出10-20个问题需写8D报告。
2. 制定8D报告管理程序指导具体执行。
员工不知道怎么写8D,或者写出来的8D报告只是形式怎么办?管理程序务必明确要求并制定具体模板,规定8D每一步的具体填写要求、每一步时间要求及8D报告的审批层级,目的是为了明确8D的运用,解决质量问题并预防其重现。
3. 不断培训,多次、反复的把程序文件要求、8D报告的写法进行培训,并指导一些实际问题8D报告的编写,提交给质量部门的8D报告不符合要求就返回去重新编写。
强力的推进工具当然需要领导的支持,很多重大问题领导很关注,当然希望能给他汇报清楚。当然会遇到有的领导可能不关注不支持,没时间来亲自签字确认问题,这时质量人就可以明确告知领导,流程规定了你必须签字确认,要按制度流程执行。以后问题重复发生,这也是有理有据批评领导应该承担责任。
二.8D和问题关闭表并行
虽然仅仅是重大问题用了8D报告,但员工都基本了解8D报告的要求。这时把8D思想融入进前期的质量问题关闭表,把问题关闭表修改复杂,如:预防措施就列出10来项措施让员工判断是否做到,FMEA是否修改、作业指导书是否修改、是否纳入典型案例库、流程是否需要优化、其它类似项目是否运用等等。这样就能慢慢让每一个员工在不知不觉得中形成了8D思路,不会突然觉得添加了大量麻烦而强烈抵制,也能体会到问题整改得全面彻底性而带来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