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的市场,却是一个真正的消费升级市场,无论是城市,还是四五线城市,都在全线消费升级。
范志军在演讲中提到了几组数据,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以苏宁春节消费数据为例,大家电(空黑冰洗)均价由17年的2855元提升至3594.9元,一年之间,客单均价居然提高了650元左右,前年和去年的差别,并没有这么大。
而且,更高端的7000元单价以上的家电商品增幅超过以往,超15万元的家电套餐增幅加大。
同样,三到六线市场同样表现不俗。春节假期,苏宁易购全渠道增长87%,乡镇市场增长243%。看来,过年买新家电,已经是一种流行了。
除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周边县镇居民的购买力在线外,如西部成渝、川南等区域的消费者,也是春节期间中高端家电的购买主力军。
顾客这么肯花钱,他们买的产品都有什么特点呢?
比如搭载wifi模块及带智能屏幕的冰箱、可实现温感控制及语音交互的中高端空调等,统统上了消费者剁手榜单。
而,洗碗机、智能马桶盖、扫地机器人、电动牙刷、平衡车、垃圾处理器等以前是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升级产品,如今,却上了不少县镇消费者的购物单。
中国主流商品的辐射速度,远快于十年前,如今,一二线城市的流行商品进入三到六线城市,基本上也就是一年的时间,移动时代的资讯同步,已经让这个14亿人口的消费结构,趋向于横向多元化,而不是基于城市等级的纵向多元化,也就是打破空间壁垒,结成更多的兴趣结构。一个县城里的妈妈,给孩子用的电子产品,可能跟北京的小孩一样,这就是市场需要。
Part-3
这些市场特征决定了家电行业的发展手段应该靠服务,而不是廉价低质商品充斥市场。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顾客购买中高端家电,不是不差钱,而是希望得到更高的服务,花七八千上万元买一个电视或者空调,如果为了安装的事儿来回沟通;产品出现问题,要借助12315才能解决;某些个性化需求却不能肯定满足,那么,顾客这笔消费就会很谨慎,毕竟,家电这种产品,一买就是用10年,不放心的时候,是不会下单。
而对于苏宁等渠道商来说,服务带来的价值,要比广告推广、大数据更有价值。
带来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是多少?互联网圈的人都知道,不会低于200元,但实际上,对于苏宁这样的巨头来说,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苏宁的老用户,一个成立快三十年的全渠道全品类巨头,涵盖零售、文化体育、房地产、金融等八大产业,4.5亿左右的用户量,这么大的用户量,不让他们流失,或者尽量减少流失,就已经是一笔巨大财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