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质量4.0”一词已进入我们的视野。“质量4.0”是根据德国的“工业4.0”工业化发展计划以及评估了质量在日益增进的工作数字化和自动化时代所发挥的作用发展而来。
1998年,美国质量协会主办的《质量进展》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数字锤子”和“电子钉子”是下一代工具》的封面文章,预示了质量领域在未来20年里如何演变才能应对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这篇文章还预测,质量相关功能和分析手段将变得更加自动化,并因此而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在这种新的技术变革大环境下,质量专业人员的角色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当时,互联网正在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这篇文章中说未来的信息将如同食品和消费电子产品一样,成为一种自由交易的商品。
现在,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这些技术发展趋势已经演变成我们眼前的现实。我们如何应该对这种新环境所带来的相关挑战,以及如何适应这种新环境并做好准备,以迎接一个持续发展的未来?
反思过去
在《“数字锤子”和“电子钉子”是下一代工具》一文中所预示的数字化环境关注于以下两个关键的驱动因素:电信技术和互联网;个人计算、网络和思维机器。
这些技术在过去20年里推动整个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同时,企业计算、集成多媒体、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l)这些已经启用的技术也为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天,乘坐飞机飞行预约的简单动作可以产生许多数据,这些数据与过去的经验和旅行概况相关联,这样“思维机器”就可以更加准确地向你建议下一次可能的旅行安排。同样,购买一本书或选择一部网络电影,也会得到类似的推荐目录。而通过在线预订餐厅用餐,往往会收到另一家餐厅的折扣优惠,从而试图影响你的选择。
1998年,世界上技术强大的集团公司包括诺基亚移动电话、摩托罗拉和康柏电脑,而现在所有这些公司都被拆分并被重组为不同的经济实体。今天世界上主要的科技公司,比如亚马逊、谷歌和苹果,在早期的市场中都显得微不足道,亚马逊在网上销售书籍,谷歌拥有一个网络搜索引擎,而苹果则生产图形电脑。
从那时起,这些公司利用不断发展的技术趋势对自己进行了彻底改造,从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技术强大的集团公司。实际上,许多组织都有着类似的经历,从模拟技术向数字化技术转换,从而将其以人为核心的环境向基于机器的平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