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出去玩我说带个单反拍照吧,心想一定要记得带相机充电器,结果相机放桌上没带。 
  	
 
  	比如复印个护照吧,复印完了复印件拿走原件留那了。 
  	  
  	比如下了高铁吧,人下车了,包没下车。 
  	  
  	每次我都找借口安慰自己,没多大点事,最后不都想办法解决了吗。 
  	
 
  	跟我一路的人都受不了了。我表示没办法啊,我天生就这么迷糊。我还觉得别人不理解我,老责怪我。 
  	  
  	直到有次我出门赶火车,把手纸雨伞一样不少都收拾了,自我感觉考虑得挺周到,结果到火车站了,发现身份证居然没有在卡包里。并且因为时间紧,来不及补办临时身份证,导致没赶上火车。 
  	  
  	瞬间就很崩溃,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自己了。 
  	  
  	然后突然醒悟,自己曾经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困扰和痛苦啊,自己怎么这么糟糕? 这么不靠谱? 
  	  
  	真的非改变这种局面不可了。 
  	  
  	如何改变呢?改变的诀窍在哪呢?是我掌握了不遗忘的技巧就好了吗? 
  	  
  	我们都知道减肥没啥秘诀,就是有规律的运动,健康均衡的饮食,为啥就做不到呢?因为我们觉得行动太难了。 
  	  
  	所以我们总想找捷径,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不用迈开腿,又能快速见效呢? 
  	  
  	我们知道,那些打瘦身针,吃减肥药,绝食催吐的,要么留有后遗症,要么迅速反弹,一朝回到解放前。 
  	  
  	其实,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锻炼,真的难吗? 
  	
 
  	我在出门前,一一核实一下,真的难吗? 
  	
 
  	行动真的那么难吗?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行动?这里面的关键在哪里? 
  	  
  	光说:“下次不再犯了”,是没有用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这次可以犯,下次看着办。同理,整天说“吃完这顿就节食”,“从明天开始跑步”也没有什么用。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我是否下定决心与过去那个散漫傲慢的,为自己开脱的“我”决裂,再也不给自己留余地。 
  	  
  	为什么我们反对数量思维,因为数量思维总是在计算:我还有那么点可以接受的水平,所以总是给自己留余地,留后路。 
  	  
  	质量思维,非0即1,非黑即白,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符合要求就是符合要求, 不符合就是不符合,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