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是指由团体按照自己(团体)确立的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采纳,并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因此,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企业采用后,对企业的产品就具有强制性。
2、为什么要做团体标准立项?
1.招投标加分;
2.个人评职称;
3.专精特新,高企,小巨人等申报项目加分;
4.引领行业,引领市场,让优势产品脱颖而出;
5.提升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增加企业合作机会;
6.政策补贴与奖励:如江苏天津每项标准分别给予20万元、18万元资助。
1.获得行业话语权;
2.企业树立行业领导品牌;
3.申报项目、参与招投标加分;
4.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质量;
5.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激发创新活力。
团体标准定制流程主要包括:立项、编制、征求意见、 审查、发布几项程序。
1、 立项阶段
针对某项产品的标准化的制定或者修改,会员企业向商会提出立项申请。商会经过一系列调查与评估后,确定该项团体标准是否立项。
调查与评估主要包括:
(1)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与该项标准有关的国内外状况;
(2)该项标准所涉及的主要技术要素及参数说明;
(3)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相关检测(测试)报告等。
2、 编制阶段
团体标准正式立项之后,就需要起草标准文件。其工作主要包括:资料收
集、行业状况分析、必要的实验验证等。
团体标准的编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编写规则,同时编写“编制说明”。
3、 征求意见阶段
通过信函征求、网上公开征求或会议征求等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商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征求意见进行审核,并对相关文件做出修订。
4、 审查、发布阶段
经过审核之后,商会将对该标准发放编号,并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