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像谷歌这样的以“不作恶”来标榜自己的公司,其产品设计的核心逻辑依然是如何才能提升增加点击率,延长用户使用时间。
满足这个逻辑的产品才被定义成好产品。
很多APP你看打开的越频繁,系统就越了解你的喜好,给你的推送也就越“精准”,它们就是要无限满足你的胃口。
对你轮番轰炸,让你一直爽下去。
这就好比古代的皇帝,他越喜欢什么样的女人,什么样的女人越容易被选进宫。
夜夜笙歌,总有一天耗尽精力,然后一名呜呼。
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可以被无限满足,他离灭亡就不远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各种便捷,但同时也提供了垃圾内容。
比如直播平台里低俗无聊的表演、各种自制的真人秀节目,云里雾里的玄幻修真小说,网页上关都关不掉的各种暗示等等。
这些形形色色的垃圾内容,其设计逻辑都是以无限满足人性偏好为标准,人性的各种阴暗面,诸如窥私、八卦、暴力、对骂、凑热闹等等都被激发并满足。
与此同时,我们对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太不起眼,太朴实了。
我打一个比方,如果你正走在大街上,这边有个哲学家在做演讲,那边有两个女人在打架,你愿意去看哪个?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人都会被女人打架吸引,尽管她们扯衣撒泼,粗俗不堪,照样会被人围观;而无论哲学家的演讲多么昂扬,多么有水平,一定鲜有问津。
这就叫人性。
恶,莫大于轻浮。
我们总以为,这个时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
而实际上,越是在这样一个似乎什么都能看见的时代,我们越什么都看不见。
信息自由传播的时代,并不意味着价值可以自由传播。
相反,那些粗俗下流的内容却无孔不入。
我们早已深陷信息的洪流中,人的杂念和欲望都被勾起,看到的都是各种荒唐和妄想。
信息越来越发达,人的心智在蜕化。
这个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的时代,我们都成了睁着眼睛的盲人。
多巴胺,满意了人的大脑。
算法,吞噬了人的智商。
其实人类自从有了科技发明以来,一直试图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但无论怎么努力,最终都会被自己的各种发明创造所束缚,就像作茧自缚一样。
这就像孙悟空再大的本领,也翻不了如来佛祖的五指山,最后只有戴上紧箍咒去取经。
算法,就是人们给自己发明的一个紧箍咒。
人生本就是巨大的枷锁,你不得不重复那些无趣的生活。
这个世界也非常有意思,它是辩证的。
既然凡是让你感到爽的东西,一定会让你痛苦,那么凡是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最终也一定也会让你功成名就。
真正看透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在用苦难修行。
那些越能让你在当下感到痛苦的事,比如早起、运动、阅读、工作等等,都能让你获得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