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岗位工作策划是否合理,例如:
· 有外观检验要求的工位的光源的光照度是否合适?
· 外观检验工作台的高度是否合适工件翻动和作业观察?
· 员工外观检验的观察作业的次序是否有策划并固化下来了?
也就是说,员工检验零件外观时,
· 眼睛要看到哪几个面哪几个点?
· 工件翻转次序和眼睛的行走路径是否是固定的?
· 外观检验和生产操作是否能够在限定的节拍内完成?
常出现的外观缺陷是否张贴了质量警示卡,提醒员工特别注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否在源头上查找原因,致力于减少和杜绝外观缺陷。例如:
· 针对磕碰伤问题,流水线上的产品运输辊道是否会磕碰零件?
· 产品和产品之间是否会发生磕碰?
· 物流周转工装是否合理?
· 是否存在工件堆叠?
· 员工操作过程、工件摆放过程是否存在磕碰风险?
标签贴错在总装厂来说,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停线。标签贴错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考虑改进。
现场打印,随用随打印,禁止事先打印标签。
一般来说要求严格的主机厂会要求供应商在生产线的包装工位设置标签打印机。如果工厂有多条生产线就应该在每条线边的下线包装工位设置独立的标签打印机。
杜绝在办公室里打印了一堆的标签。有些工厂有各种不同产品的,也可能有不同批次的,喜欢在办公室统一打印一堆标签,然后一堆标签拿到生产线边,包装时再从一堆标签里翻找出来贴上。
或者先包装后,很多的包装箱堆叠在一起,然后一起贴标签。甚至有的工厂在包装后放置几天,发运前再贴标签。这些不正确的做法,不出现问题才是不正常的。
如果客户没有独立打印机的明确要求,而且工厂一时还不能做到独立标签打印机,也可以采用换型防错的方法来保证标签正确。
简单地说,就是在多种产品共线生产的情况下,当准备切换加工某一种型号产品时,把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工装、刀具、工具、辅具、各种作业指导书、各种记录表、包装材料,包括设备里面调用的程序和工艺参数,当然也包括标签,统统切换成准备生产的产品型号相一致的。
而不一致的,确保从生产线上,从操作者可以拿到的范围内撤离或者封盖起来。使得误拿误用成为不可能,这就叫换型防错。
在换型时,操作工利用《换型防错点检表》点检并记录所有的软硬件的切换得到了落实,班组长互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