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改名一般分三个套路。其一是升级换后缀,学校改学院,学院改大学,层级越高越好。
比如武汉东湖学院是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原武汉大学东湖分校而来,冠以后缀“学院”。野鸡大学就厉害了,直接叫武汉东湖大学。
改名套路其二是更换地域名,小地方改大地方,能用省就不用市,最好能用中国。作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城市,如果学校能以“北京”开头,感觉上就甩了其它大学好几条街。
在上大学网公布的390所野鸡大学中,多达99所带有“北京”二字。而在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带“北京”的正规本科高校也不过就43所而已。
从“十二五”开始,教育部就明文规定,高校改名不能再冠以“中国”、“中华”、“国家”字样。
北京邮电大学是所211高校,冠以前缀“北京”。野鸡大学就胆肥了,直接起名中国邮电大学。
改名套路其三是更换专业名,理工、科技、财经比较时髦。野鸡大学也不例外,网易数读爬取了390所野鸡大学,发现“科技”和“管理”并列第一,都出现了81次。
不仅如此,野鸡大学的宣传文案,大多直接抄袭正规高校的简介。
2018年6月,一所名为武汉经贸大学的山寨官网被河北省网信办依法关停。该网站的栏目布局、主页大图与正规高校河北经贸大学一模一样。
野鸡大学难禁
要辨别野鸡大学其实很简单。教育部日前公开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
只要不在教育部公示名单里的,就是野鸡大学。发布野鸡大学榜单的机构,就是先看教育部的名单,如果名单里没有这所大学,就进一步调查。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大学录取率在2018年便超过了80%,上大学并不难。
周光礼表示,“尽管高等教育毛入学达到50%进入普及化阶段,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在近三千所大学里,本科只占50%,这是野鸡大学能够存在的基础。政策要把着力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野鸡大学一般都会宣传,考上专科的分数,就可以上本科。周光礼认为,“野鸡大学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需求决定论。追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刚需,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野鸡大学大多设在东部发达地区,生源却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