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紧迫,尚文启认为,要继续盯紧抓牢事故易发多发的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排查治理隐患,推动安全生产和消防形势稳定好转。
各地落实仍有差距,基层执法和消防力量仍较为薄弱
梳理16个考核巡查组的考核巡查情况,记者发现,一些地方在安全发展理念、安全责任落实上仍有差距。
“安全生产红线”未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但是,考核巡查发现,部分地区仍未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的错误观念还未彻底扭转。比如,有的市县在产业调整、园区发展方面把关不严格,盲目引进其他地方淘汰落后产能,带来安全隐患。
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有的安全制度流于形式,甘肃再就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隐患台账、应急演练记录有重大瑕疵,项目部管理人员不熟悉岗位应急职责和应急处置方式;有的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湖北鑫荣矿业有限公司井下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广西柳城县川东磷化工有限公司磷酸生产装置和黄磷储存加工区生产设备设施陈旧,腐蚀老化严重,跑冒滴漏和物料飞溅等现象严重……
“企业不落实主体责任,给安全生产埋下了‘不定时炸弹’,必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尚文启说。
政府监管责任不到位。有的地方安全监管“走过场”,比如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古浪镇安全检查流于形式,部分上报材料和检查记录自相矛盾,广东个别部门、部分乡镇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时,对上级文件要求照搬照抄或一转了之。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不积极、不主动,把安全生产当成“烫手山芋”,特别对一些新情况、新风险互相推诿,导致诸如危废存储、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等领域形成监管盲区,为事故滋生提供了“温床”。
考核巡查组还发现,一些地方基层执法和消防力量仍然相对薄弱。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提到,3年内实现专业监管人员配比不低于在职人员的75%。但实际上,许多地方贯彻落实不到位,尤其在危化品安全监管方面,很多市县专业力量占比仅为20%左右,远低于75%的要求。缺乏监管“明白人”,又如何给安全生产“挑刺”?
再看消防力量,部分政府专职消防队伍人员素质不高、待遇水平相对较低,人员“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凸显;此外,一些地方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均不同程度存在年龄偏大、待遇偏低等问题。